近期 ,杨浦区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聚焦“数智融合”与“民生服务 ”双轮驱动。2月25日,长白新村街道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同步启动“最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
新的一年里,街道将以在228街坊探索无人机外卖配送试点 、建立街道共享直播间等创新举措,加速构建“数智+服务”新生态 ,引入“智能制造、健康医药、直播经济 、二次元经济 ”等新业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暖流”。
经济底盘更实
税收增长与产业集聚双突破
会上,长白新村街道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成效 ,部署新一年发展任务 。会议发布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四张清单”,表彰8家突出贡献企业,聘任8位经济顾问团成员 ,并围绕“数智融合、健康医药、直播经济 、二次元经济 ”等产业链展开深度交流。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街道区级税收达3.1618亿元,同比增长6.95%;规上服务业营收7.19亿元、商品销售额62.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8%和39.76% ,区域经济底盘持续夯实。
如今,街道正以“智能制造、健康医药 、直播经济、二次元经济”为核心,构建“2+4”产业链生态 。上海电气智慧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杨浦“一网统管 ”战略 ,打造滨江智慧管理平台,累计申请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0项;贝舒美医疗科技隐形牙套膜项目落地一年即实现年产值4.5亿元,税收超2000万元;纪希影视改造老旧厂房打造“二次元秀场” ,全年吸引15万人次参与活动,推动文旅消费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服务机制更暖
从“店小二”到“全周期”护航
此前,街道创新推出的4.0版“151030 ”企业诉求办结机制 ,实现问题收集 、研究、解决、反馈全流程闭环。2024年累计走访企业761家次,解决诉求67条,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记者了解到 ,2025年,这一服务机制将迭代至5.0版本,通过月度诉求分析精准研判企业需求,提供分行业、小切口服务。
在“全周期”护航的服务机制下 ,街道的营商生态也更加暖意融融。街道正以228街坊为核心,构建“内圈便利服务 、中圈消费升级、外圈产业聚合”的营商生态 。内圈推出“涌聚228 ”系列活动,联动商户降价促销、发放消费券 ,带动上海咖啡 、和小点等商家营收回升;外圈联合高校、商会搭建产学研平台,与北欧创新中心、上海理工大学等合作,推动无人机送餐 、直播经济等新业态落地。
营商环境的暖 ,还体现在对区域内企业的“法治护航”之上。街道联合区司法局开展“法润营商”行动,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防范服务,遏制职业举报乱象 ,并建立企业家信息库,通过生日祝福、周年纪念等细节关怀增强政企粘性 。2024年迁出企业数量同比下降30%,企业扎根意愿显著提升。
生态能级更高
空间焕新与资源联动双驱动
杨浦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 ,遗存着大量空置空间,尤其是长白新村街道,老旧厂房空间巨大。如今,这些老旧厂房资源正在转型赋能 ,打造“数智+文创 ”复合载体。贝舒美医疗将70年代老厂房改造为绿色环保的智慧生产基地,预计年产数量达1.4亿件;纪希影视利用上海电缆厂旧厂房建成万平米二次元秀场,承接《飞驰人生2》拍摄、刘谦巡演等活动 ,带动周边餐饮 、住宿消费增长 。
2025年,街道还将与区投促办、区科经委等部门联动,引入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未来产业 ,探索无人机配送 、智慧养老等场景应用落地,实现空间焕新与资源联动双驱动。
从税收增长到服务升级,从空间焕新到生态聚合 ,长白新村街道正以“优无止境”的营商理念,书写政府、企业、市民共赢的新篇章。随着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落地,街道将聚焦“快、准 、暖”服务 ,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为杨浦建设人民城市标杆区注入更强动能 。
转载请注明来自交通路考,本文标题:《2025年超A货复刻手表在哪里能买到,推荐十个购买渠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