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BP厂:BP厂主打劳力士经典款式,包括劳力士Submariner 、Daytona等,颇受消费者喜爱 。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2月26日报道:还记得蛇年春晚上,国际芭蕾舞艺术家谭元元受邀领舞的《伊人》,一出场便惊艳四座。谭元元说:“如果说19岁演《天鹅湖》 ,23岁演《吉赛尔》,35岁演《小美人鱼》是我舞蹈生涯的三个重要节点,那么《白蛇》就是第四个。 ”她口中的《白蛇》 ,就是即将于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登陆上海大剧院的舞剧,一场颠覆想象的东方美学盛宴 。
蛇年看《白蛇》,是一件应景的事情。白蛇传说历久弥新 ,不同版本的主题和主角形象映射着时代观念的变迁。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东方舞台美学”系列“爱我中华”舞剧《白蛇》历经两年打磨,再次焕新出发 。据悉,此番升级排演的舞剧《白蛇》 ,延续了2022年首轮演出时对传统故事的颠覆性解构。“曾经困住‘白蛇’的那座雷峰塔是不是真的倒掉了?有没有换成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当说故事的人成为当代的女性创作者,导演周可、编剧罗周希望观众在剧目中找到答案。
创新解读赋予传统新生
甫一开场,多媒体投影出的雷峰塔线条散落重组为顶天立地的超市货架,主角“妻子”与一众采购的女性整齐地游走于货架构筑的牢笼。灵动的青衣女子倏而出现 ,引诱着妻子脱离被规定的行动轨迹,觉察幸福生活表象下被压抑的真实内心 。场景变换到家中,妻子的异常引来丈夫的担忧 ,被送至心里医生处治疗。借助催眠手段,心理医生进入妻子的潜意识,我们熟知的白蛇传故事 ,便在这里展开。
传统故事中,白素贞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 ,殃及百姓,自己也被压在雷峰塔下 。而在舞剧《白蛇》中,创作者们改写了原本的结局 ,白素贞在一次次“斗法”和抉择中成长,突破了成为人间贤妻良母的唯一结局,拥抱小青,也拥抱真我。现代故事最终如何结局?舞剧留下了解读的留白。
舞剧中 ,无时无刻都体现着东方自然哲学的厚重质感 。以惊蛰、谷雨 、芒种、端午、中秋等节气和佳节命名分幕场次,暗合角色命运起伏,上海歌剧院院长 、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继续担纲整部舞剧的音乐创作。他以“节气”为灵感 ,为音乐注入大自然的节律。
在舞台设计上,“大钟 ”“方圆”等极具象征意味的视觉符号呈现空间变换和角色内心 。金山寺斗法时,多媒体和灯光在舞台地面上投出方和圆 ,两种符号此消彼长,方是法海所代表的秩序、束缚,圆是小青 ,也是白素贞内心的投射,意味着自由。
多元舞种碰撞戏剧火花
值得一体的是,《白蛇》在舞蹈编排上实现跨舞种的对话。芭蕾舞的严谨规范被赋予“妻子/白素贞”与“丈夫/许仙 ” ,仿佛现代婚姻中隐形的精神枷锁 。而“小青”与“法海/心理医生”的古典舞身韵,则展现圆融流畅的别样魅力。
上周的苏州预演场,全新卡司“巳意 ”惊喜亮相。海外明星华人芭蕾舞者——美国辛辛那提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刘思睿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孙佳勇搭档出演“白素贞/妻子”与“许仙/丈夫”;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王念慈、苏海陆,戏外伉俪演绎“小青 ”与“法海/心理医生”这对宿敌 ,展现亮眼的戏剧张力。
之后上海站的演出中,老朋友“水月”组将与“巳意 ”组交替上场 。“白素贞/妻子”——辽宁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敖定雯、“小青”——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谭一梅 、“法海/心理医生”——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宋雨三位老卡司将再度合作,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张晋浩搭档出演“许仙/丈夫 ”一角。
借助舞剧《白蛇》 ,上海大剧院开启沪苏演艺交融新模式。苏州高新文旅集团旗下的苏州狮山大剧院在2024年8月全新启用,并邀请上海大剧院合作管理、共同运营这座总面积逾4万平方米的巨型剧场 。之后上海大剧院将以剧目孵化为契机,实现剧目合成-预演-首演的苏沪无缝衔接 ,进一步发挥双方的演艺资源与品牌效能,实现创作“源头”与市场“码头”的溢出效应。
记者了解到,舞剧《白蛇》还计划于7月登陆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的舞台 ,作为海外的首次亮相,让世界看到属于中国气质的东方舞台美学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交通路考,本文标题:《盘点2025年复刻菲拉格慕手表大概多少钱,推荐10个购买渠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