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中的英雄事件
《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报道,人事部 、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追授邓练贤、叶欣、梁世奎 、陈洪光、李晓红五位医务工作者“白求恩奖章 ” ,以表彰他们在抗击非典中的英勇贡献。这些医务工作者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不惜自己的生命,无私无畏地奉献,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
莫锋 志愿者莫锋 ,2003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在非典疫情肆虐之际,他毅然放弃到深圳工作的机会 ,第一个报名参加共青团中央等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内蒙古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从事志愿服务。服务期结束后,莫锋决定留在大草原。对此,他的家人难以接受 。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 ,邓练贤和叶欣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不仅彰显了医者的崇高精神,也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职责的坚守。邓练贤和叶欣的事迹 ,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赞扬,更是对所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的致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叶欣(1956年7月9日-2003年3月25日) ,女,汉族,出生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毕业于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 ,中共党员。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抗击非典英雄模范。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 ,广大医护卫生人员日夜战斗在第一线,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私无畏 、竭诚奉献 ,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邓练贤、叶欣、梁世奎 、陈洪光、李晓红5位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雄行为感人肺腑,事迹催人奋进 ,不愧为人民英雄。
谁是中国第一个发现非典的人
非典于2002年11月16日晚在中国广东佛山首次被发现。当时的患者庞先生出现了病症,直到11月20日首次入院治疗,之后在11月25日转院 。经过治疗 ,庞先生于1月8日痊愈出院。他成为了时间上可追溯的第一例非典患者。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
非典疫情的首例病例于2002年11月16日晚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被发现。患者庞先生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并于11月20日首次就医。他的病情在11月25日恶化,被迫转至另一家医院。经过治疗,庞先生于2003年1月8日康复出院 。他被认为是全球首位确认的非典患者。
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国广东省的佛山市最早出现。第一例有报告病例的患者是于2002年12月15日在河源市发现患病的黄杏初 。2003年1月10日 ,黄杏初康复出院,后被认定为中国首例非典型肺炎报告病例。最最严重的非典时间: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
霍震宇个人事业
1 、同时 ,有消息传出霍震宇将和钟南山共同建立高层次研发型医药科技产学研平台——“英东南山医药创新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800万元,预计三年项目专项总投资近3亿元 。谈到和霍震宇合作的缘由 ,钟南山回忆起十年前的渊源。
2、几个月前,霍震宇主动向钟南山表达了合作意向,两人共同建立的英东南山医药创新有限公司 ,旨在为突发性传染疾病、肿瘤以及慢性病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推动医疗科技的发展。
3 、霍震宇热衷公益事业,曾助建洛溪大桥、番禺中学及捐款番禺教育基金会 ,共捐款500万元 。1996年3月,经番禺市人民政府提名,番禺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授予霍震宇先生“番禺市荣誉市民”称号。2000年9月转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4、霍震宇先生在公益事业上贡献卓著 ,他的善举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积极参与和支持了洛溪大桥的建设,这座大桥对于连接周边地区、促进交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他还慷慨解囊 ,捐款500万元用于番禺中学的发展,以及番禺教育基金会的运作,这些资金无疑为提升当地教育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自交通路考,本文标题:《广州首例患者已传四代15人/广州首个病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